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奴巧切頁碼第403頁,第23字續丁孫
撓擾也。从手堯聲。一曰捄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咍勞反頁碼第973頁,第1行,第1字述
擾也。從手堯聲。一曰捄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奴巧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404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45頁,第2字
𢺕也。
段注此與《女部》嬈字音義皆同。
从手。堯聲。
段注奴巧切。二部。
一曰捄也。
段注捄篆下曰:一曰𢺕也。是撓𢺕捄三字義同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(近代)朱二撓與𢺕一聲之轉。
白话解释挠,扰乱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尧”作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挠”是“捄”的意思。
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手、堯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堯」為聲符,不兼義。據《說文》,「堯」字的本義為「高也」,和「撓」義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撓字的相关索引#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796頁,第13字2陳昌治本第1017頁,第10字3黃侃手批第765頁4說文校箋第531頁,第3字5說文考正第478頁,第1字6說文今釋第1756頁,第4字7說文約注第2966頁,第2字8說文探原第5937頁,第2字9說文集注第2551頁,第2字10說文標整第317頁,第10字11標注說文第508頁,第10字12說文注箋第4215頁,第2字13說文詁林第11829頁【補遺】第17805頁14通訓定聲第1210頁,第1字15說文義證第1051頁【崇文】第4201頁16說文句讀第1731頁17章授筆記第497頁,第5字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60頁,第2字19古字釋要第1116頁,第7字
💡 关键要点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奴巧切頁碼第403頁,第23字續丁孫 撓擾也。从手堯聲。一曰捄也。 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